冷门书屋 - 言情小说 -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48

分卷阅读248

    不止为了星币,更是为了整个科室的前辈们的信任和支持!

为了迎接比赛,苏青禾晚上也没打太极了,早早的就睡了,保持自己精神饱满。

第二天一早,就穿着军绿色的棉袄,套着白大褂,跟着周主任一起坐着医院的吉普车前往西南省的大会场。

西南大会场地方宽阔,而且在市中心,平时整个西南省有什么政治活动都会在这里进行。

省里各个医院都有人过来了。参加的人还挺多的。

参加考试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,最年轻也有三十多岁了。看着苏青禾来了,还以为是某个医院的学生过来看的。结果看着苏青禾跟着大家一起上了赛台之后,都一脸吃惊。这医院是没人了,派一个这么年轻的学生出来?

再一看苏青禾坐的位置,西南军医院外科……

再看看外科周主任谈笑风生的样子,大家暗自觉得,周主任老糊涂了。

来的医院多,不过因为每个医院每个科室就一个人。所以外科这边参加比赛的也就三十多个人。

上午的比赛依然是笔试的知识。比赛题目一下来,苏青禾扫了试卷一眼,脑袋里面迅速的寻找正确答案。很快就将试卷给做完了。

做完之后就开始检查。

旁边几个大夫看着她这敷衍的样子,都纷纷的摇头。

考完试之后,几个西南医学院的的老教授就开始改试卷。

“老周啊,你这次可真是太糊涂了,找这么个年轻学生来,现在别人都说你不正常了。”

有别的医院的老朋友对着周主任摇头叹气。

周主任道,“怎么糊涂了,我觉得我自己挺明白的。我的学生参加这种比赛,我觉得还是很有资格的。”

第157章

笔试比完了之后,下午就是给病人看诊了。当然没那么多病人给每一位来比赛的医生治疗。这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器材。而是选了几位不同情况的病人,然后让参赛的大夫负责给病人进行看诊,然后拿出治疗方案来。

从看诊所需要的时间,以及正确率,还有拿出解决方案,以及方案的可行性来对这次比赛进行打分。

负责打分的都是京市来的医学泰斗,光是看治疗方案,就能够分辨出方案是否可行,是否行之有效。并且从中挑出错误的地方。

评分之后,病人会转入治疗方案得分最高的大夫所在医院,最后由评分最高的大夫对病人进行实践治疗手术。

苏青禾听到是这么个比赛流程,立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。她很庆幸自己学了中医的望闻问切。中医加上西医的诊断方法一起进行,这样准确率就高了。

一个六个病人,五个大夫分为一组对病人轮流的进行诊断。然后在自己的诊断表上面记录病人的特征。最重要的是,在此期间,大夫和病人是不能够进行交流的。这就主要考察对病人的观察能力。比起平时在医院里面还要严格。

“老周啊,你这个学生就算能比笔试,但是这个可是要经验的。你可要出丑了。送这么个学生来,你们院长就同意了?”省城医院的外科主任李主任笑着道。

周主任笑道,“不同意也不行,这是我们外科的事情。丢人怕什么,只要能培养学生,我这个脸不要了都行。老李,咱们国家医学界现在最缺的是什么?”

“有实力的大夫?”

“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夫。医学不能总是学习前人的经验,而是要能够创新啊。要不断找到更加优化的医疗方法。我们的医学才能走到更高的位置。别的不说,就拿外科这一门来说还是太落后了,我们现在国内的医学院也无法和外面的相比,医学上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我们需要能够自主创新的人才。”

李主任看着正在观察病人的苏青禾,“你总不会说你这个学生就是这样的人才吧。”

周主任得意道,“那当然。”

就在前两天,他还打电话追问那位老同学关于苏青禾的事情,老同学也不敢明说,只和他说了一件事情,就在前不久,学校里面出现过特务暗杀行动。

再联想到苏青禾舍近求远被弄到了军区医院,这隐晦的话和这事情联想在一起,他就知道了。

一个学生能够被特务给盯上,从正面上就能看出她所具备的价值了。

这边,苏青禾已经迅速的给几位病人进行了诊断,并且快速的给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案。

这些病人大部分是外表受到大面积创伤,有烧伤的,摩擦伤的,另外就是肝脏疾病方面的。这些伤口都已经是经过处理的,只能暂时抑制伤势恶化。也是各个医院里面送过来,想要借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案的。

这些手术都是苏青禾在模拟教室里面多次试验过的,所以这会儿心里已经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了,完全的把自己代入了大夫的角色里面,为这些受到伤害的病人寻找最合理的治疗方案。

方案写好之后,苏青禾一一对照病人情况无误之后,就交给了考核人员,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面坐着。毕竟诊断速度也是要计入评分的。

苏青禾不算是第一个交的,因为比别人多观察了一遍,她第三个才交的诊断方案表。不过因为她的年龄小,又这么快就交了诊断表,所以其他人都有些侧目。

年纪小,还不稳重。军区医院外科这次到底是怎么安排的。竟然安排这样年轻的人出来。

想想以前军区医院没处不管是朱大夫来,还是楚大夫来,那可都是技压群雄啊。

当然,他们不知道,技压群雄的朱大夫和楚大夫,已经被眼前这个被他们看不起的年轻学生给压下去了。

另外一边,陆陆续续的有人交了诊断表。然后开始评分。

苏青禾有些紧张,“系统啊,你说我能不能考第一啊,我看着这些大夫们都挺有经验的。”这次她写的方案,其中四个是使用的本时代的技术,另外两个因为本时代没有最佳方案,所以她就使用未来的医学治疗方式。所以心里有些没底。毕竟没有临床实验治疗方式,很多人不会接受。

“温馨提示宿主,处之泰然。”

“这是我们楚老师说的话,你咋学去了?”

“本系统具备自主学习功能。”

“……”

另外一边,诊断书已经在几位老专家大夫手里开始评分了。

这位老大夫们都是从京市过来的。很多都是京市医大的教授,而且都是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学泰斗。

看着这些诊断书之后,都觉得有些索然无味。处理手段都是大同小异,并没有多少差距。唯一让他们觉得欣慰的是,倒是发现了几个医术还比较不错的,能够同时诊断这其中四五位病人。

要知道,即便是大夫,也是术业有专攻的,外科大夫也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