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门书屋 - 言情小说 -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62

分卷阅读162

    这么懒惰,不喜欢学习!

想明白之后,啥也不想了,继续认真看书。

晚上顾副县长回来的晚,连晚饭都没回来吃。老顾家的人吃完了,他才进门,虽然脸上一脸的疲惫,然而却看着很兴奋的样子。

顾大嫂和顾二嫂赶紧给他盛饭端茶。

顾妈道,“咋回来这么晚?”

顾副县长笑道,“这不马上就要收稻子了,到处都在作动员呢,我也忙着督促各个公社里面要抓紧抢收,别遇着啥不好的天气。我这是第一次管这些事情,得抓紧。”

顾妈不高兴道,“姓孙的和姓林的咋不管了?舒坦事儿他们抢着干,累活就都给你了。”

顾副县长神秘的笑了笑,“他们倒是想管。”

顾长正和顾长平顿时眼睛一亮,笑着看向顾副县长。顾副县长笑而不语。

苏青禾的眉头微微的挑了挑,她公公这是看着有好事儿啊。

第二天是周末,苏青禾照例回苏家村去过。这次她一本书都没带,全放在了军嫂厨房里面,就背着一些吃的东西回到老家。

才进村子呢,就听到了一阵呐喊声。

“丰收丰收丰收——”

喊声震天动地,吓得她差点儿从车上歪下来。

她骑着车冲着有声音的地方去,才去那边呢,就看着广场上面围着一群人,郭长胜正在声音激昂的和大家讲这话,他头顶上方挂着一个横幅,绑在两棵树之间——“黄河生产队收稻动员大会”

哎哟,这是要收稻子了呢。

苏青禾顿时兴奋了,留在边上看热闹。

郭长胜这边已经讲的差不多了,正准备让大伙散场呢,结果就看到苏青禾了,立马招手吆喝,“青禾回来啦,正好和咱们大家讲讲话。”

全队人听着郭长胜的话,立马朝着苏青禾看过去。就看到苏青禾正推着车站在树荫下呢,立马激动的鼓掌。

苏青禾:“……”她就想看个热闹!

在大家期盼的眼光下,苏青禾硬着头皮往台子那边走。

台下,老苏家的人一脸骄傲的看着她。

哎哟,大妹就是本事啊,这都第二次上台啦。

苏青禾上台看着郭长胜,“老队长,我讲啥啊?”

“讲讲你给大家做的贡献啊,你找到了农家肥方子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呢。咱队里先用肥料,也是你的功劳啊。”郭长胜声音激动道。必须激动啊,整个公社,哦不,应该是整个县里,他们黄河公社的农作物是长的最好的。

苏青禾觉得做好事也是有压力的,因为每次这时候,她就只能做一件事儿——编!

得亏她以前是干这行的,要不然咋编哟。

第100章

苏青禾的光荣事迹已经在高秀兰的吹捧下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加上之前苏青禾引来过大耗子,让大伙没饿死。现在又发现了农家肥,简直就是整个黄河生产队的贵人了。

这让社员们对她的崇拜和感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
看到苏青禾来讲话,他们比刚刚面对郭长胜的时候还要高兴。

毕竟所谓有一就有二,谁知道有二还会不会有三呢。老苏家这小闺女就是他们的小福星呢。

现在看着她就觉得舒坦,听着说话就觉得精神。

苏青禾在台上看着大伙眼睛直溜溜的盯着自己,硬着头皮对这大家淡定的笑了笑,清了清嗓门,“我也没啥好说的,我去县城之后回村里就少啦。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啊。我总记得去年大伙儿啃树皮吃黄土的事儿。今年开年我就看着这个年景啊,心里就老大的不放心,又听说因为去年困难,今年种子下来的晚,我想着这可咋办啊,今年都等着丰收吃粮食呢。我没能耐啊,帮不了大伙啥忙,也变不出种子来。急的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,嘴里都起泡了。我想着这样不行啊,得让我的父老乡亲们都能吃上一口饭,让大伙能好好活着一起度过难关。所以我就没日没夜的翻找资料。看了很多书……”

她说着伸出两只胳膊比划了一下。想形容出很多书的样子。毕竟上次为了演戏,也确实是看了不少书啊。可惜那时候没系统帮忙,囫囵吞枣的扫了一阵子,啥也没记住。

高秀兰在下面吹道,“听到没,我没吹牛吧,我们青苗儿看的书可多了,都是为了你们,她才没日没夜那么清苦的看那么多的书。她看了一个房间那么多的书。”

苏青禾在台上对着大伙道,“我就一个信念,咱们不能再啃树皮了。咱们要好好的活着!”

“活着!”下面的人喊了一声,其他人也嚷嚷起来。

在这个荒年里面,大伙最想干的一件事儿就是活着。活着等丰收的那一天。

大伙心情激动的看着苏青禾,有些人甚至被感动的眼泪汪汪的。多好的小姑娘啊,啥时候都惦记着老乡们。给队里带来这么多的好处,整个队里就没一个比得上她啊。

郭长胜激动的鼓掌,“青禾同志,你咋找到那方子的?”

苏青禾:“……”哎哟老队长,你这也太执着了。

“书上找到的,没日没夜的看书,然后终于不负苦心人,我找到了方子。”苏青禾看着下面脸色泛红的高秀兰,“这得感谢我妈啊。我妈坚持送我去读书,让我识字。要不然着方子就放在我面前,我也找不到啊。所以说,找到方子最大的法子,就是要识字。多看书”

高秀兰停到这话,直接泪奔。瞧瞧她闺女多好的哟,啥事儿都想着她这个当妈的。

好名声都要往她身上送。青苗儿太孝顺了。

苏青禾道,“识字是很重要的,所以我建议等咱们丰收之后,肚子吃饱饭了,有力气干别的事儿了。咱队里的小学也重新建立起来。让队里的孩子都去读书。孩子们认识字了,没准以后也能发现啥好东西,干大事儿,做有出息的人!”

这话要是别人说,大伙肯定都当放屁一样的。认不认识字对于他们这些老农民来说不是那么重要,毕竟这么多年不认识字也都活过来了。

可现在不一样了,老苏家这个有出息的小闺女。给整个队里带来希望的苏青禾同志说啦,识字很重要,她能这么出息,都是因为高秀兰送她去上学,识字了,所以才能这么出息。

所以说,读书是好事,读书了就能和青禾这样出息啦。

这会儿对未来生活有了希望的人们,也觉得送孩子去读书是个好事。

让孩子识字,出息了,以后家里也能像老苏家这样风光了。

郭长胜没想到苏青禾还惦记着这事儿呢。

这本该是他这个老队长cao心的事儿,结果青禾就直接给他想好了,这是个惦记着大伙的好同志啊。

比他想的长远。他想着大伙肚子的时候,青禾已经想到重建小学了。

“好,苏青禾同志